作者:河南能源义煤公司物资供应租赁中心 雒美敏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凝聚人心的“生命线”,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精神内核,二者在价值导向与目标追求上高度契合。以企业文化为载体,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共鸣”、从“抽象说教”变为“具体实践”,有效破解传统工作的吸引力不足、落地难等问题,为其创新注入鲜活动力。
企业文化以“价值转化”破解思想政治工作“落地难”。传统思政工作常因“与业务脱节、与员工疏离”难以深入,而企业文化扎根企业实践,可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思政内核,转化为员工可感知的价值理念。例如,企业提炼“诚信经营、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产品研发、客户服务等日常工作,让员工在实践中践行思政要求;通过讲述企业发展中的奋斗故事、模范事迹,把“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等思政主题具象化,比单纯理论宣讲更易引发情感认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企业文化以“场景拓展”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思政工作创新需打破“会议室宣讲”的单一模式,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多元场景恰好提供了广阔空间。企业可依托文化阵地融入思政元素:在员工书屋设置“红色阅读角”,让员工自主学习党的理论;在文化墙展示“党建+业务”融合成果,用数据案例展现思政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团队建设中开展“初心使命”主题拓展,通过协作任务强化员工的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这些设计让思政工作走出“文件”“课堂”,融入员工工作、学习、生活,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悟”。
企业文化以“机制创新”激活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思政工作长效开展需制度支撑,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可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企业将思政要求纳入员工行为规范、绩效考核,把“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作为评优评先指标,引导员工主动提升思想觉悟;另一方面,借助企业文化的民主管理机制,搭建“员工意见箱”“线上交流群”等平台,让思政工作从“自上而下”的教育,变为“上下互动”的沟通——既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又让员工在参与中深化对企业发展方向、国家政策导向的理解,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与主动性。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以企业文化推动思政工作创新,本质是将“大道理”转化为“身边事”、将“思想引领”转化为“行动自觉”。企业需进一步挖掘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创新融合方式,让思政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富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思想共识与精神力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