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传递正能量

让“简便廉验”的中医适宜技术扎根高原

六月的甘孜高原,湛蓝如洗的苍穹下,经幡在疾风中猎猎舞动,似在低声诉说这片雪域净土上的生命故事。

海拔 3300米的甘孜县中藏医院内,康复科诊室外早已挤满身着藏袍的患者,他们手中泛黄的病历本,承载着对健康的殷切期盼。“太好了,现在在中藏医院就能进行穴位埋线治疗了!”藏族姑娘卓玛走出诊室时难掩欣喜,手中紧紧攥着简阳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针灸二科主任李建林开具的处方,纸张还带着医者掌心的温度。这温馨一幕,正是简阳市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团队在高原上的工作日常。

李建林,简阳市中医医院针灸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深耕中医针灸领域二十余载。他深知,这里百姓对中医的渴求,把中医适宜技术切实惠及高原百姓。

他每天准时到医院,诊室里,艾草清香袅袅,银针在他手中上下翻飞,精准刺入穴位;推拿时,双手似有神奇魔力,轻柔而有力地舒缓患者僵硬的肌肉;拔罐的火罐在患者背上整齐排列,吸拔出体内寒气。

65岁的藏族老人多吉,被膝关节疼痛折磨了整整八年,严重时甚至无法站立,只能卧床叹息。李建林医生初见多吉,老人的膝关节肿得如馒头,布满因长期涂抹草药留下的痕迹。经细致诊断,李建林医生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的疗法,一个疗程后,多吉的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

当他第一次颤颤巍巍地自己站起来走了几步,浑浊的眼中满是泪水:“以前疼得睡不着觉,现在好多了,感谢简阳来的李医生!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在住院部,也曾发生令人惊叹的一幕

一位藏族患者因踝关节肿胀入院,甘孜中藏医院的医护团队经过检查,未能找到病因。李建林医生在例行查房时,敏锐捕捉到患者不经意间的跛行姿态。凭借多年临床经验,他仔细检查患者足部,最终发现病因竟是隐匿的踝关节扭伤。由于患者表述不清,加上初期症状不典型,才导致诊断陷入僵局。李建林随即运用针灸配合中药外敷,仅一周时间,患者症状便消失,顺利康复出院。此次诊断,让当地医护人员对中医 “望闻问切” 的精妙有了全新认识,更彰显了中医在复杂病症诊断中的独特优势。

除了精湛的诊断能力,李建林医生还积极引入中医穴位埋线技术。

他深知,无论是响应国家全民健康体重管理的方针,满足广大女性对美的追求,还是针对众多慢性病患者,传统治疗都存在疗程长、见效慢的问题,而埋线技术恰好能有效弥补这一短板。

开展穴位埋线技术前,李建林为当地医护人员详细讲解原理、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从穴位选择到埋线深度,每个环节都剖析得细致入微。

随后亲自示范,消毒、进针、埋线,每个动作规范标准。在他的指导下,甘孜中藏医院成功开展多例埋线治疗肥胖症、慢性胃肠病的案例。其中有一位准新娘为了穿上美丽的婚纱特意到中藏医院咨询,对自己的手臂肌肉下坠不满意,在李建林医生细致治疗后,手臂肌肉明显回缩,恢复优美形态。她激动地说:“以前总觉得这种情况没法改善,没想到中医埋线这么神奇!

李建林不仅专注为患者治疗,更立志在高原播撒中医种子。

他精心筹备课件,在医院会议室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讲到关键处,便走下讲台,以同事为模特,手把手示范进针角度、深度,以及推拿手法和力度。“拉姆,你的手指力度不够,要像这样,用巧劲。”他耐心纠正年轻医生的动作。在他的努力下,共培训20余名当地医护人员,已有4名当地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埋线中医适宜技术。

“带着中医适宜技术,我们让‘中医普惠高原百姓’的梦想照进高原。”李建林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坚定地说。

未来,他和简阳市中医医院的支援团队将继续坚守这片高原,用中医人的智慧和仁心,书写更多守护高原百姓健康的动人篇章。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