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需求情况,以便更好地满足基层医疗需求,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普及率和可及性, 分析当前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的应用现状,评估其在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效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的难点和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最终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确保中医药技术能够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医路有我”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于7月10日至8月30日期间,在江苏省基层地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工作。
图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路有我调研团动员大会
调研团队深入探究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中的供需匹配状况,精确识别了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一方面希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通过推广适宜技术,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满足民众基本医疗需求,从而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减轻大医院的压力,使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地分布于基层,另一方面,希望助力于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通过挖掘和整理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
江苏省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江苏省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支持: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 人才培养:江苏省加强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建立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和专业培训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专业人才。
3. 科研创新:江苏省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4. 服务体系建设:江苏省构建了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然而,江苏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传承与创新不足:虽然中医药适宜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传承与创新方面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传统技术,同时加强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术的融合。
2. 市场竞争压力:随着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医药适宜技术面临着来自西医和其他替代医学的挑战。
3. 法规与标准不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相关法规和标准尚不完善,影响了其规范化发展。
近年来,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该地区的医疗机构亦积极回应市场需求,不断引进并发展中医药适宜技术。
团队成员於海雅与扬州市中医院的杨青海主任就扬州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策略、供需匹配以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与杨青海主任的访谈,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医药在基层普及与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目的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图 2 於海雅同学访谈扬州市中医院杨青海主任
图 3 扬州市中医院
针对前述问题,杨主任着重指出,必须强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激励持续教育以及吸纳专业人才等措施,以提升基层医师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应致力于更新医疗设施:增加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设备的投资,并引进尖端的诊疗设备。杨主任最后表示,期望未来扬州市能够进一步增强宣传工作:通过社区讲座、健康咨询、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提升公众对中医适宜技术的了解程度和接受意愿。
同时,本团队成员王戴雯前往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中心卫生院,与该院副院长孙海燕女士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此次交流,我们旨在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供需匹配的现实状况,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这些信息将为中医药在基层普及与发展的未来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孙院长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品质与效率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作用包括了治疗手段的多样化、患者等待时间的缩短、医疗成本的降低以及医患关系的改善。面对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技术日益紧密的融合趋势,孙院长主张应积极学习并创新,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力量推动中医药技术的进步,体现了其管理理念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图 4 王戴雯采访孙院长
图 5 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中心卫生院
截至2024年8月29日,调研团队已成功搜集676份针对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以及239份关于该技术服务供给的调查问卷。此外,团队成员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与15位在一线工作的医生、学术专家及传统医药的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从而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本次调研深入基层,全面了解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宝贵数据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传播中医药事业的道路上留下青春的足迹,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和人民健康做出积极贡献。(作者:於海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