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城市陵川县崇文镇的青山脚下,坐落着一家深耕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十余年的企业——山西清凉太行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它以火麻产业为核心,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特色之路,成为三晋大地上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
一、扎根太行:从“土特产”到“科技品”的蜕变
陵川县素有“太行药乡”之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冷凉气候,赋予了当地火麻仁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然而,传统的种植与粗放加工模式,一度让这一特色资源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2012年,清凉太行带着“科技兴农”的使命扎根于此,开启了火麻全产业链的革新之旅。
核心技术突破
企业成功建设了火麻油冷榨生产线,并与我国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展开合作,共同研发火麻系列产品。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7项。从原料脱壳、烘焙到精炼过滤,每个环节均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开发的“火麻仁低聚酶解多肽及多剂型功能食品开发”项目,将火麻油的营养价值提升至新高度,其产品亚麻酸含量高达55%,远超同类产品。
标准引领行业
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清凉太行主导制定了《火麻油加工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推动火麻产业从“经验生产”走向“标准化制造”。其产品通过ISO9001、HACCP双认证,成为行业质量的标杆。
二、科创赋能:产学研协同激活内生动力
清凉太行的成长,离不开与顶尖科研力量的深度融合。企业与国家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共同建立专家工作站,组建了一支以博士、研究员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攻克火麻品种选育、低聚肽提取等关键技术难题。2024年,双方合作的“火麻仁基植物乳制备工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有望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人才筑基
企业设立技术中心,配备价值234.6万元的研发设备,年均研发投入超136万元,占营收5%以上。通过“科技副总”计划引入外部专家4人/月,内部培养技术骨干3人,形成“院士领衔+本土创新”的复合型团队,为企业注入持久创新动能。
三、链动乡村:小火麻撬动大产业
清凉太行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陵川东部山区建立1100亩火麻种植基地,带动1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6000元。通过订单农业、技术帮扶,推动火麻种植面积扩大至全县3000亩,成为县域特色农业的“黄金产业”。
全链增值
从原料初加工到终端产品,企业构建起覆盖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营收达2542万元,主打产品火麻油、蛋白粉畅销全国,让“太行火麻”成为山西农产品的闪亮名片。
四、绿意未来: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面对消费升级趋势,企业与乡村e镇深度合作,借力数字化手段拓展市场。通过电商培训、品牌包装焕新、短视频营销及直播带货,清凉太行快速打开线上渠道。站在新起点,清凉太行正加速布局“智慧农业+大健康”赛道。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耕太行山资源禀赋,用科技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带动更多乡亲共富,为乡村振兴贡献清凉力量。”
结语
从田间到舌尖,从技术攻关到产业报国,山西清凉太行用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书写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它的故事,不仅是企业成长的传奇,更是三晋大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注脚。未来,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必将绽放更多创新之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