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文心红旅,薪火文彰”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赴安阳革命史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参观纪念馆,讲解员叔叔引领实践团从第一展厅开始逐一详细介绍,将安阳从党的建立到土地革命时期,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再到最后的改革开放建设时期的故事如画卷般生动浮现,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当属“百团大战在安阳”这一版块。
“愿我的讲述能够再现英雄的壮举…”讲解员目光坚定、娓娓道来。在这个名为《战刀》的即兴讲解中,两把截然不同的刀具成为了视线焦点。展柜内陈列着的两把战刀中,上面的是八路军的砍刀,刀身短而厚重,每一道划痕都记录着他的主人浴血奋战的故事;下面是日军的左弯刀,狭长锐利,护手处的黑色纹理仍泛着冷光,彰显着侵略者的残暴与嚣张。伴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团队成员仿佛看到了两把战刀穿越时空,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在讲解员的叙述过程中有这样一段令人印象深刻。日军中队长麻仓握着那把磨得锃亮的弯刀,扑向迎面而来的八路军连长程国华。程国华手中的砍刀带着风声劈下,与弯刀重重相撞,火星四溅中,两人你来我往,刀光交错间尽是生死较量。这一刻,人的命运仿佛被刀刃牢牢系住,每一次挥砍都裹挟着血性与决绝。程国华凭借着多年实战淬炼出的敏锐,借着砍刀本身势大力沉的优势,猛地变招斜劈。只听一声闷响,麻仓的弯刀脱手飞出,他难以置信地瞪大眼,随即重重倒地,再无声息。与此同时,八路军战士们早已织成严密的火力网,步步紧逼。残余的日军在密集攻击下溃不成军,最终抛下武器狼狈逃窜。这场胜仗不仅缴获了所需的弹药粮草,解了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战士们脸上重新燃起了滚烫的斗志——这是对那些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忠魂,最响亮的告慰。
讲解完毕,实践团成员们均是意犹未尽,他们看着眼前的两把风尘仆仆的刀,仿佛亲历了那个未曾谋面的年代,这次纪念馆之行,这场酣畅淋漓的故事重现,摸的是带着硝烟温度的老物件,聆听的是浸着热血的峥嵘故事,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让队员们对革命有了更为立体、全面的认知,赓续铭记历史、传承红色记忆的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青春担当。(“文心红旅,薪火文彰”实践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