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辅导+特色课堂双轨并行,12天志愿服务过半成果丰硕
【本报讯】 自7月7日进驻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青龙村“壹基金儿童服务站”以来,“榕荫启明”三下乡实践队的5名大学生志愿者已在此开展为期6天的深度志愿服务。团队创新采用“学业夯实+素养拓展”双轨模式,为20名乡村儿童打造丰富多彩的暑期成长课堂,活动过半,成效显著,收获多方点赞。
上午:小组辅导精准发力,破解作业“拦路虎”
每日上午,服务站内学习氛围浓厚。志愿者们根据儿童年龄与学习需求分组,通过“个性化答疑+小组协作”形式,系统辅导语文、数学、英语等暑期作业难点。扎实的辅导有效减轻了家长负担,也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信心。
下午:多元课程精彩纷呈,传统文化“活”起来
甲骨文探秘之旅: 书法课上,志愿者以甲骨文为引,带领孩子制作“甲骨文书签”、玩转“猜字游戏”,在趣味互动中触摸汉字千年根脉;
艺术滋养心灵: 心理曼陀罗绘画释放童真情感,手工剪纸锻炼巧手匠心;
安全护“童”行: 情景模拟式安全教育课覆盖防溺水、应急避险,实用技能入脑入心;
声音传递自信: 播音主持课上,孩子们练习发音、朗诵,勇敢登上“小小讲台”;
智体双修乐无穷: 五子棋博弈锻炼策略思维,音乐合唱陶冶情操,舞蹈律动绽放活力。
创新课堂赢赞誉,在地教育受启发
“我们拒绝照本宣科,所有课程都注重‘体验式学习’”,队长马星语介绍,“比如把甲骨文变成可触摸的书签,把心理疏导融入色彩绘画,是希望知识‘活’在孩子们的生活里。”
半程成果丰硕,期待后半程精彩
截至7月12日,团队已累计开展特色课程10课时,辅导解决课业难题超15小时,指导创作手工作品60余件。服务站内,贴满了孩子们稚嫩的画作和手工作品,课后孩子们反馈道:“我要把书签挂在我的书包上!”“猜字谜游戏太好玩了!”
未来5天,“榕荫启明”团队将继续深耕课堂品质,并计划组织“学习成果展示会”,让孩子们向家长和村民汇报成长收获。志愿者们表示,将全力以赴为青龙村的孩子编织一个充满智慧与欢笑的完整暑期记忆。
供稿:成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榕荫启明队
校稿:成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榕荫启明队
摄影:马星语、苏巧云、张涵虚、兰菲、吕贝宁
标签: